小鸡拉稀有4种原因,看看你的鸡中了哪个?

 小鸡拉稀问题在养鸡场中很常见,病因通常比较复杂,简单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饲喂问题引起,二是疾病感染所致。遇到小鸡拉稀,及时找对病因,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可得到好的控制。下面详细来看看吧:


刚出生的小鸡,可爱呆萌小鸡仔唯美摄影图片_动物图片_3g图片大全


  1、脱水后暴饮

  雏鸡经过长途运输,长时间没有喝到水,雏鸡容易缺水、脱水,当雏鸡进入鸡舍后暴饮,很容易造成拉稀,进一步加重脱水。

  防治方法:为了雏鸡的正常发育,雏鸡饮水一般都是宜早不宜过晚的,在雏鸡初壳后3小时就可以进行初饮,最迟也不超过36小时。雏鸡初饮的前4个小时,要喝温开水,不要饮红糖水、生理盐水,避免影响胎粪的排出,造成胎粪吸收,导致出现僵鸡。经过4个小时后,再给雏鸡提供1%红糖水或者生理盐水来补充水分和功能。


  2、感染肠道细菌

  雏鸡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多发于2-5日龄的雏鸡,在7日龄开始发生陆续死亡。雏鸡精神萎顿、肛门肛门持续扩张、收缩。

  防治方法:雏鸡3-5日龄时,在饮水中添加0.2%的食用醋或者0.02%氟哌酸,供鸡群自由饮用。对于发病鸡用1%的大蒜拌料,配合0.2%的食用醋饮水,连续使用3-4天或0.3%的庆大霉素或0.01%的恩诺沙星连续自由饮水3天。最后,用好的微生态制剂调理肠道,或给鸡饮点酵母水,1000斤水加一片酵母,连用3天,恢复一下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消化。


  3、蛋白质含量过高

  雏鸡前三天消化机能发育不健全,如果雏鸡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糊肛。雏鸡消化不良时,或者是雏鸡食欲不振,或者是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

  防治方法:雏鸡前三天主要通过吸收卵黄营养,主要让雏鸡学会采食,所以,雏鸡前三天可以给鸡饲喂熟的玉米或小米粒,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点酵母,促进消化。


  4、饲料发霉

  雏鸡舍内高温高湿,饲料容易发霉,雏鸡吃了发霉的玉米,会出现肛门红肿、出血,排便困难。

  防治措施:使用无霉变饲料,解毒排毒,供给5%的葡萄糖水,水中添加0.1%维生素C以解毒保肝。


刚出生的小鸡,可爱呆萌小鸡仔唯美摄影图片_动物图片_3g图片大全


  饲养小鸡注意要点

  (1)及时开食开饮

  开食指的是给小鸡第一次喂料,一般在鸡群饮水后2-4小时进行。

  开食时,饲料里要稍加一点水,拌均匀后撒在事先消毒过的深色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2)保持适当温湿度

  饲养雏鸡适宜的温度一般在32-34℃之间,要注意温度需均匀恒定,切勿忽高忽低。

  小鸡在10日龄前,适宜湿度为60-70%,10日龄后适宜湿度为50-60%,保持饮水器中不断水是控制育雏室内湿度的主要措施。

  (3)保证光照和新鲜空气

  小鸡3日龄内,光照需保持23-24小时,4日龄到3周龄,需每天保持12-16小时的光照,4-6周龄,需每天光照保持10-12小时。雏鸡的骨骼发育和消化都需要充足的光照。

  育雏室要有通风装置,通风不良会造成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危害雏鸡的健康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小鸡中毒死亡。

  (4)做好观察记录,防疫灭病

  注意检查雏鸡的精神状态,呼吸及食料饮水动作姿势、羽毛状态及光泽,食欲及粪便等方面,看小鸡是否健康,采取相应的措施。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首页
  • 专业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