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胃肠道线虫病的病原是什么概述:羊胃肠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较多,有捻转血矛线虫、钩虫和食道口线虫等各种线虫,所以治疗该病需要先对其确诊后,结合病羊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对症下药才能起到好的疗效。 羊胃肠道线虫病的病原是什么? 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多种线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道内引起的各种线虫病的总称。常见虫体有: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羊仰口线虫和毛首线虫,这些线虫分布广泛,且多为混合感染。本病特征为贫血、消瘦,可造成羊大批死亡。 (1)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牛羊的皱胃。呈细线状,小口囊内的背侧有一矛形小齿。雄虫长l0~20毫米,尾端有发达的交合伞。雌虫长18~30毫米,虫体吸血后,易见红色肠管被白色的生殖器官所缠绕的外观,有一发达的阴门盖。 (2)仰口属线虫(又称钩虫),常见的有羊仰口线虫和牛仰口线虫,分别寄生在羊和牛的小肠。两种虫体形态相似,虫体前部向背面弯曲,头端口囊较大,口缘有角质切板。羊仰口线虫的雄虫长12~17毫米,体末端有发达的交合伞,两根交合刺等长。雌虫长19~26毫米。虫卵两端钝圆,胚细胞大而少,内含暗黑色颗粒。 (3)食道口线虫(又称结节虫)寄生于羊和牛的食道口属的线虫主要有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微管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及辐射食道口线虫。本属线虫的口囊呈小而浅的圆筒形,其外周有一显著的口领,口缘有叶冠,有颈沟,其前部的表皮常膨大形成头囊,颈乳突位于颈沟后方的两侧,有或无侧翼。雄虫长12~15毫米,交合伞发达,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16~20毫米,阴门位于肛门前方附近,排卵器发达,呈肾形。 (4)毛首属线虫(又称鞭虫),较常见的有羊毛首线虫,寄生于羊的大肠(盲肠)内。虫体长35~80毫米,体前部占全长的2/3~4/5,呈细长毛发状;体后部短粗(雄虫的后端变卷,雌虫的后端较直)。虫卵呈长椭圆形,长70~80微米,宽30~40微米,两端各有卵塞,呈腰鼓状。 羊胃肠道线虫病用什么药? 可选用下列药物。对重症病例,应配合对症、支持疗法。 1、左咪唑,羊6~1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奶羊休药期不得少于3天。 2、甲苯咪唑,羊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3、伊维菌素,羊0.2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或皮下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