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装工程技工学校

山东动医创业教育集团

动物医学科学系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升学与就业教育方案

咨询热线:

159-6970-7084

首页 >> 校园文化 >>标题新闻 >> 中职教育这五个发展趋势
详细内容

中职教育这五个发展趋势

将影响孩子未来5-10年发展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孤芳自赏,开始呈现繁茂的状态,尤其是随着高中录取收紧政策的影响,(5/5比例)中专生源问题不再成为发展的瓶颈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摆脱单纯的数量发展,向着质量发展迈进。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目前的政策和实际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大胆畅想,预测几个发展趋势,这跟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家长需要提前了解,以便更好的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

趋势一: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末端,渐渐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第一个环节

外在体现:升学成为中专学生毕业选择的主流,直接就业人数渐渐减少。

1. 职业教育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培养

过去中专学校有句著名的口号: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整个育人方案和机制都是按照学生三年后就业能够直接应用的能力培养的。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没有文化课或者极大削减文化课,全部都是专业课,学生的技能水平确实提升了,但同时学生后续发展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在校企合作座谈会上,很多企业负责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企业不缺一线技术人员,很多中专学生到企业经过两三年的培养都会成为企业顶尖的技术人员,企业最缺的是懂技术会管理的中层人员。但是由于太多的技术人员技能水平非常高,文化水平却太低,写个小材料都成问题,始终提拔不起来,这样的"精英"反倒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很多企业倒建议学校增加文化课和德育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单一的技能水平培养。从终身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加大文化、德育、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常态,未来会逐渐完善,更趋于平衡。

哪怕学生再讨厌文化课,哪怕是未来十年后,中职的文化课都不会消失,会一直存在甚至加大力度。因此,上中专也要有思想准备,文化课要学,还要学好。

2.中职教育就业不再成为主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年龄问题导致的一系列限制

中职学生年龄小,在实习中有诸多保护性的限制政策,例如不能上夜班,工作不能超过8个小时。但在现实操作中,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企业一般安排学生跟岗,跟师傅。其实习与师傅应该是同步的,在我国很多企业是8小时之外需要加班,但是学生限制要求是8小时。企业很为难,学生8小时离开后留下的岗位没有人顶替,如果有大量的实习学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管理难题。因此,很多企业更愿意高职毕业生,这些学生没有更多的限制,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且管理比中职生更容易。

3. 对口升学已成为学生毕业的主要选择途径

随着国家打通中专、高职、本科的求学通路,通过对口升学、高职单招上大学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随着职教高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可以说,职教高考是为中职中专学生量身定做的“专属产品”,是中职中专学生升入大专院校的通道)因此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在毕业时选择升学。升学在现实中已经渐渐成为毕业选择的主流方向。而中专的功能也渐渐趋向高中的作用一致,成为大学教育的前端,而非职业教育的末端。

因此,未来中职学校的育人模式,育人目标都会改变,依然还会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还会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公共课的比例会加大,像我们倡导的文化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历史教育等,这些公共课都会越来越得到重视,成为学生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趋势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渐渐向中招录取统一平台靠近,注册制成为非应届毕业生的主要招生方式

外在体现:中专招生乱象将受到根治,中专学校开始向内涵质量发展,新的中专评价机制明朗化,中专学校的优劣逐渐清晰化,中考成绩高低决定未来选报学校的好坏,从而影响学生未来5-10年发展

目前中专招生实施的是注册制,学生不看成绩,不看素质,只看报名早晚。这就出现了高分学生未必进得了优质中专,不是他不优秀,仅仅是因为报名晚了,这种啼笑皆非的事情在很多中职学校不断上演,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中专鱼龙混杂的现状。

同时为了争抢生源,各个学校想尽各种办法,各种"买"学生的情况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学生仿佛成为了"商品",成为了一些初中老师手中的“财富”,更让家长感觉中专学校的混乱和无序,在整体上给人一种不正规的感觉。

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在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改革有两个重要方向:第一,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这个目标对象主要是指应届初中毕业生。因此,未来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招考试,根据成绩选报中职学校会渐渐成为主流方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通过学生选择,将中职学校优劣进行大致排序,让很多家长更清晰的判断出,哪些学校是真正的优质中专,哪些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这里,我非常自信地说,我们学校在各方面都是很优秀的,报考我们学校是你最佳选择!欢迎到校参观考察)第二,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针对非应届毕业生,采取注册制招生。这类学生可以采取非全日制或者学分制的形式,形成相对松散的教学模式,该教育模式更确切的称呼应该是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目的是教授其就业技能,提升其专业能力。

因此,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更清晰的"两条平行线"式发展,一方面是校内的全日制职业教育,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求通过三年教育,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文化素质,为后续升学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针对社会青年的技能提升培训,以服务行业社会为主,注重转向专项技能或能力培养,以求通过培训快速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从事某项工作。(这方面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将在最短的时间推出深受人们欢迎、社会认可的培训项目)

趋势三:中职、大学、企业相关专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将成为现实

外在体现:未来的3+3、3+4模式逐渐增多,改变目前3+2一家独大的模式。

目前中职学制中的3+2模式,是最为大家熟知的,很多家长让孩子上中职都是奔着3+2专业来的。但是3+2由于其大专毕业证中含有"3+2"字样,也大大降低了其毕业证含金量。尤其是随着对口升学越来越被学生和家长所熟知,我们推出的3+3、3+4模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3+3即中专三年,大专(高职)3年;3+4即中专三年,本科4年。这两种模式的大学毕业证都与普通大学生一摸一样,不存在含金量降低的问题。尤为重要的是这种中职、大学、企业三方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串联,中职、大学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系统化,规范化,企业化,产教深度融合。打破了现在存在的各自为政,课程重复,无效学习,以及校企合作只是最初级的实习方面的合作现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入学即就业’,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的3+3、3+4培养模式,不仅保障升学,还保障大专院校毕业后的对口就业。是对国家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有益探索。

趋势四:校企合作进入更高层次,产教融合、休戚与共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

外在体现:现在的到企业实习基本就是打工的情况得到遏制,车间是教室、师傅是老师,实习是教学实训,真正做到校内理论,校外实践,两者相互配合,课程内容配合,课程进度配合,校企成为利益共同体,真正达到共同培养所需人才的目的。

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但是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就是签个协议,安排个实习,仅此而已。大多数出现:学校委屈;企业郁闷;学生抵触;家长无奈的局面。学校很委屈——按照国家要求,职业教育需要组织实习,学校尽可能安排完善,不计成本的安排驻厂教师到企业授课,其结果是“费力不讨好”;企业很郁闷——说好的实习,学生很抵触,甚至有些学生专门对着干,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管理秩序;学生很烦躁——感觉实习很累,很受约束,管理很严,动不动就被呵斥。感觉被学校出卖!家长很无奈,孩子一次又一次打电话,要放弃实习,家长不得不跟学校打电话,有请求的,有抱怨的,有威胁的。总之,貌似谁都不满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有些家长觉得学校的校企合作就是骗人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就是为了赚钱,把学生当赚钱工具。学校真的很委屈:我们想尽办法搞教学改革,搞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训能力,却成了别人口中的"赚钱工具"。很无奈。

再回顾下这几年学校校企合作的情况,现实中的校企合作真的是很不理想。我们想达到德国那种:在学校学一段时间理论,再到企业通过实践操作消化理论知识。学校和企业跟一个人似的,按照统一的培训计划,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技术管理人才。可是,现实真的很残酷,现在的校企合作多数流于表面。究其原因,关键是中职中专学校学历层次低,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没有培养出企业所急需的合格的技术管理人才。理所当然的不被企业接受。受到学生的抵触,不被家长理解。

为此,我们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培育数以万计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要求,推出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项目——大众汽车就业班和上海宝钢实训班。从学历提升;技能深化;证书高档入手,培养懂技术,会管理,智能化程度高的准白领高端人才。适合不准备升学,直接就业的学生报考(详情另文表述)

趋势五:完善的国家学分银行,使得网络学习+学分制成为职业教育新亮点,中专不再限定三年,根据个人发展,5年也行,8年也可以,其培训功能得到大幅度强化,更像社区化发展

外在体现:我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学完相应课程,考核通过,获得学分,达到学分总数要求,得到毕业证;我想学习木工,我可以查到相关的中专,申请学习。经过短期培训,达到一定要求,并给认定一定学历,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个人在国家学分银行中的知识储备。

完整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即全日制教育和培训教育,这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目标。但是,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培训教育这一块基本处于是空缺的状态,找不到合适的培训项目,找不到合适的市场。因此,很多职业学校多数属于是一条腿走路。

未来,职业教育的社区化服务功能得到强化,不光为学生服务,更大的功能是凭借学校的资源优势,将特色化的专业师资、实训资源社会化,为社会服务,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美誉度。这是职业教育不可舍弃的重要优势,也是提升学校办学信誉的重要手段。这方面,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相信大家很快会看到我们深受大众欢迎,社会认可的培训项目(详情另文表述)

欢迎各界朋友来信来函共同探讨,更欢迎各位家长垂询


名称: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

电话:徐老师:15969707084

          张老师:15854129054

          周老师:15634824321(以上电话、微信同号)

邮箱:1773501270@qq.com

总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世纪园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南校区

德州分校区: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山东农业工程技工学院北区

网址:www.sdxdxm.com

ICP备案:鲁ICP备20016752号-2


手机站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