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新生仔猪死淘率做好7件事新生仔猪死淘率问题,在规模化养猪场内,始终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尤其是如今仔猪价格高昂,每死掉一头仔猪,都是一场经济损失。而作为猪场管理人员,怎样才能控制好新生仔猪死淘率? NO.1 监控母猪产程,及时发现母猪难产产程长问题,有效解决,仔猪出生后,尽量擦干仔猪全身,灌服动能2ml,提升仔猪活力,并辅助仔猪吃到初口初乳;先要明确母猪分娩全程必须实施监控,监控的目的在于减少分娩中的死胎,及时发现母猪异常及时处理,提高仔猪活力和生存力。 NO.2 其次各项接生准备工作要充分。在母猪分娩前,一定要把接产时要使用的用具准备好,比如:擦去仔猪身上粘液的软布,干燥粉、高锰酸钾、消毒桶或盆、保温灯、拖把等等,重要的一点就是母猪外阴及乳房处要用0.1%高锰酸钾水消毒清洗干净,要尽可能的保护仔猪出生不要让母猪的污粪粘到身上。 再次是接产操作要标准。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去除身上和口腔粘膜,避免窒息死亡。规模猪场对于擦仔猪身上的粘液用的布或毛巾比较重视,有的用消毒处理过的柔软的布料,有的就用仔猪专门接产用的干燥粉,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接产的每一个小环节,因为新生仔猪皮肤薄,擦拭时一定要用柔软吸水的布料消毒后再用,确保仔猪健康。 NO.3 及时调栏,根据母猪的带仔能力,在6~24小时之间进行合理调栏,尽量减少调栏的次数和调栏仔猪的数量,关键是护理好母猪,让每个母猪的带仔能力强; NO.4 做好仔猪调教,3日龄内仔猪在母猪喂料前,把仔猪关入保温箱,等母猪吃完料躺下后,放出仔猪吃奶。尤其注意调控好产房环境温度,新生仔猪对于温度的要求很严格,因为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其皮薄、毛稀,皮下脂肪较少,而初生仔猪自身产热少、失热多,故初生仔猪易受寒冷、潮湿侵袭而出现死亡。通常初生仔猪可采用电热板或者保温箱保温。初生仔猪小环境温度控制在32~35 ℃为宜,随仔猪生长,小环境温度逐渐降低(每周下降2℃),断奶前后舍温控制在25 ℃左右为好。 NO.5 针对乳房炎母猪和带弱健仔母猪进行推注催奶,疏通母猪乳道,确保仔猪吃好初乳,有效护理好母猪。 NO.6 对于新生仔猪假死的处理有预案。个别新生仔猪由于出生后口中的粘液或者是母猪产程过长导致出生时没有呼吸,注意观察脐带的跳动可以确定仔猪是否为假死,然后及时抢救,双手抓住仔猪的两条后腿,倒悬朝下用手拍打尾根部,或者是一手抓头部一手抓尾部,以胸部为中心来回的按压,直到仔猪有反应恢复呼吸为止。 NO.7 防压死。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防压死。母猪分娩的全过程必须是有人监控,此外对于刚产完的母猪,在72小时内,必须不分白天和晚上都有人护理,特别是对于头胎母猪、乳汁不是太理想的母猪及体格比较大的肥胖母猪。对生下来是八字腿的仔猪要用绷带绑腿处理。 上一篇肉鸭黑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一篇五大好养的黑猪 |